Q心理親子公益講座走進“深圳晚8點”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8-19
Q心理親子公益講座走進“深圳晚8點”
“能夠關注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想法,才算是家長情商修煉的開始。”8月13日,中國首家青少年心理護航平臺“Q心理”攜手深圳市中心書城經典文化項目“深圳晚8點”,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家長的暑期必修課:學做高情商父母》的公益講座,吸引了眾多父母、家庭的積極參與。
Q心理創始人、武漢大學(深圳)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戴影頻作為專家嘉賓,參與了此次的訪談講座。擁有20年資深心理咨詢及研究經驗的戴所長,與特邀家長嘉賓Q心理用戶胡爸爸,在心理咨詢師郭爽的客串主持下,和現場觀眾分享了“如何成為高情商父母”的觀點和實踐經驗,并通過以及現場家長聽眾的互動,為大家答疑解惑。
講座現場,戴影頻老師給家長們講述了孩子們的心聲,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情商并與孩子親密互動。嘉賓們綜合實際情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家長更理解孩子,同時也為家長們提供更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現場觀眾在講座過程中認真聆聽,掌聲不斷。
在講座過程中,提到孩子們最不能忍受父母哪一點,一組來自Q心理的排行榜數據,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反響。數據分析顯示,平臺上孩子吐槽父母的“最不能忍受的5種行為”,依次是:經常拿孩子和他人比較,總愛發脾氣,總以為自己最了解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打是親罵是愛。每一種行為,都有觀眾表示“中槍”。
而在父母最困擾的“十萬個怎么辦”排行榜里,孩子不愿交流、對父母有敵意、越來越不受控制、嫌父母啰嗦、壞毛病改不了等問題則是最常見的。對此,戴老師通過解釋親子關系隨年齡階段發展不同而發生的變化,解答了家長的困惑與焦慮。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幾位家長和孩子踴躍提問,講述自己和家人互動中的矛盾和困惑。戴老師隨后通過各種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心理咨詢案例,生動地解釋了孩子和家長的互動問題以及相應的專業心理知識,讓提問者點頭稱是。
在講座最后,戴影頻老師綜合總結了“如何成為高情商家長”三部曲,并指引家長們如何運用專業心理學理論在現實生活層面與孩子互動。
觀眾對本次講座好評率頗高,紛紛表示本次講座”受益匪淺“、“很有幫助”,在親子教育和互動方面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了更多專業的心理學理論和實用的方法。
特別提醒:此次講座的全程文字實錄已整理出爐,關注微信公眾號Q心理(qxinli_com)回復“813”即可獲取。